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资讯中心 >>行业动态 >> 2022年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
详细内容

2022年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

一、2022年光伏产业现状

首先,复盘下光伏今年以来表现。

今年一季度淡季不淡,主要是印度抢装需求所带来,但是在一季报时,市场因为担心业绩,整个板块估值下杀得比较严重。

但当时我们发现,各主机厂4月份排产情况丝毫没有向下,甚至是向上的,这背后主要原因是俄乌战争的爆发,导致需求进一步增加,而且大部分是高价值需求。

因此,在一季度末时,其实行业基本面和估值水平已经发生了较大偏离。

于是,在一季报业绩风险落地之后,整个行业就迎来了快速修复,5月份及整个二季度行情确实是非常好。

实际上,二季度欧洲高价需求所带来的产业链盈利提升,实质上最终还是给到了硅料环节。因为今年硅料确实是供给最紧缺的一个环节,硅料价格也上涨到了30万/吨左右。

至于其他环节来看:组件和硅片的盈利处于稳定状况;电池有些供不应求,出现盈利优化,比如二季度通威的大尺寸电池已经修复到了5分钱。

二、光伏产业发展前景

其次,简单分析下三季度发展趋势及全年情况。

进入三季度,由于东方希望新疆项目的火灾,7月硅料产出环比下降大概6000多吨,供给减少导致了进一步涨价,目前硅料已经超过了30万/吨。

硅料价格大涨也使得一些二三线组件厂商下调排产,但是一体化公司仍然有所盈利,尤其龙头厂商整体排产还是较为积极。

至于8月份硅料产出,由于火灾检修完成,预计环比7月会增回6000吨左右,大概回到6月份水平。

到了9月份及往后则会持续向上,甚至整体三季度贡献增长大部分都来自于9月份。

如果看三季度各个环节情况:

1、硅料仍会有盈利超预期的可能性,特别是一些低价的工业硅成本,在二季度其实没有反应出来,可能会延到三季度,单吨盈利会继续上行;

2、硅片最近刚涨过价,还叠加薄片化,预计能维持住这个价位;

3、电池目前还没出现新增产能投放,预计有希望进一步修复;

4、组件主要看各家厂商的订单结构调整能力,预计一体化厂商还能够保持,二三线组件厂商压力会大一些。

基于上述对三季度判断,如果市场担心三季度盈利向下的可能性,那其实下跌反而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。

往后看,四季度硅料产出肯定会持续增加,在整个需求支撑力度不需要质疑的前提下,虽然年底有价格下降的可能性,但只要硅料增加,产业链排产肯定是向上的。

当然,如果到年底或者看明年,当有确定性硅料供给增加及价格向下趋势时,那硅料环节的利润就会往下移,到时候需要另当别论。

三、光伏产业投资机会

最后是关于各环节投资机遇,这块具体展开一些。

根据团队跟踪,发现在两个方面比较有机会。一方面是供给紧缺环节,看好粒子、胶膜和石英砂;另一方面是细分领域结构化机会,看好跟踪支架、储能及一体化组件厂商。

第一是粒子和胶膜环节。

当下来看,因为组件排产下行,粒子价格还处在下降过程中,但整个硅料的产出在四季度放出来之后,会带动粒子价格重新回到上行通道,甚至到2024年都是紧缺环节。

同时看到,由于下游TOPCON包括双玻组件明年的渗透率上升,整个POE粒子的供应会进一步紧缺,未来也有望卖出更高的溢价,甚至相关的胶膜也能够获得更高的盈利能力。

从这个角度看,粒子的价格弹性会持续上行,而粒子供给相对于胶膜产能来说,供需缺口是在不断拉大的,这也会支撑起价格很难回到过去1万/吨的水平。

紧接着,这种高价格会导致胶膜环节厂商拿货的能力发生差异,因为上粒子是要求款到结单的,那些没有充足资金的胶膜厂商,很可能开工率就会因为拿不到原材料而导致下行。

因此,整个胶膜的行业竞争格局会发生相对优化,而具有原材料保供的龙头,比如福斯特和鹿山新材,能够凭借自己保供的能力去保证份额,甚至提升单瓦盈利。

第二是石英砂环节。

首先,硅片环节会因为石英砂紧缺,而导致开工率发生差异,如果拿不到石英砂的公司,开工率有可能会向下走。产能配比比较充裕的中环和隆基,出货量就可以保证释放。

其次,石英砂的产品质量,会导致坩埚使用寿命发生变化。使用更优质石英砂的企业,会使得非硅成本更低,从而硅片环节会有确定性的非硅成本差距,有保护能力的隆基和中环,明年单瓦盈利会有确定性上行。

最后,根据团队的供给量测算,支撑的终端装机量与预期的350GW相比,还是偏紧状况。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,龙头公司甚至有顺价的能力。

因此,石英砂会优化硅片竞争格局,本身受益弹性也最大。由于占硅片成本比重很低,大家是能够接受价格的翻倍甚至三倍,价格弹性会持续上行,甚至可以接近到15-20万/吨。

第三是跟踪支架及储能环节。

从下游装机的应用领域来看,地面电站肯定是反弹最多的,因为硅料价格进入到下行周期之后,2021-2022年积压的需求会迅速迎来反弹。

一方面是跟踪支架。这些大基地都会有示范性配套,跟踪支架会迎来需求量的反弹,如果能够再看到大宗产品价格下降,整个盈利其实也是向好态势。龙头企业主要是意华股份、中信博、清源股份以及天合光能。

另一方面是储能环节。因为在地面电站爆发之后,大储能就有了相对能够接受的市场空间,这也是政府大力强调要去强配的产物。所以,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的出货量,肯定是来到了一个爆发性起量的起点,其中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等企业会打开更多空间。

第四是一体化组件厂商。

短期看,硅料价格的涨跌基本与一体化组件单瓦毛利呈负相关关系,因此本轮硅料降价过程中,一体化组件企业的单瓦盈利也将随之显著提升。

中期看,2022年是N型电池量产元年,一线组件企业能够依靠一体化优势降本,在N型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。电池技术领先的组件龙头(比如隆基/晶澳/天合/晶科等)有望为行业贡献差异化的组件产品,持续赚取行业超额利润。

长期看,头部企业通过品牌、渠道、供应链、产品差异化等多维度构建起来的壁垒已较为牢固,以致于后发者追赶难度巨大。在未来几年,组件企业的头部集中趋势将进一步强化,行业地位仍将持续提升。



  • 电话直呼

    • 13173025996
    • 0531-68767899
    • 15275148992
    • 13522981161
    • 客服1 :
    • 客服2 :
  • 扫一扫添加微信

技术支持: 全企网 | 管理登录
seo seo